由于煤化工生產工藝的多樣性,產生的工業廢水成分也存在巨大差異。簡單歸納而言,現代煤化工廢水主要來源于煤氣洗滌、冷凝和分離三個過程,含鹽廢水主要來源于煤氣洗滌廢水、循環水系統排水、除鹽水系統排水、回用系統濃水以及生化處理后的有機廢水。這幾部分的含鹽廢水匯總后通常經過膜濃縮或熱蒸發濃縮處理,得到濃鹽水混合物又被稱作高鹽廢水。高鹽廢水“整”治不容忽視。
煤化工廢經反滲透處理后,濃水側的高鹽廢水需要進一步降低其主要污染物含量,以達到排放標準,同時盡可能地從濃水中進一步回收水資源。高鹽廢水的硬度較高,先需先對高鹽廢水進行軟化處理,選用石灰純堿軟化法用于去除水中的硬度,石灰、純堿與水中的鈣、鎂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鎂沉淀,產生的污泥定時排出系統。
反滲透進水一般要求SDI≤5,而高鹽廢水經過軟化澄清后,上清液中仍有部分的懸浮物顆粒,所以對澄清池出水進一步過濾,從而保證反滲透的正常運行,之后采用離子交換系統,進一步去除高鹽廢水殘留的硬度。通過換熱器調整進水溫度穩定在25~30℃,滿足反滲透系統進水水溫的要求。
在進入一級反滲透裝置前,投加還原劑和阻垢劑來保證系統穩定運行,之后進行反滲透處理。采用的是雙級反滲透,一級反滲透濃水作為系統濃水去蒸發結晶系統進一步處理,一級反滲透產水需要進入二級反滲透裝置進一步處理,二級反滲透裝置濃水回反滲透給水箱,實現煤化工高鹽廢水零排放。
零排放:一種近零排放